建廟沿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 本廟位於台北市內湖碧山之尖峰,又稱尖頂開漳聖王廟,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 部屬李伯瑤、馬仁兩位將軍。
康熙末年,漳州府人氏黃某攜眷佩帶開漳聖王香火渡海來台 墾荒。行於碧山之尖頂,忽聞嗡嗡之聲,不絕於耳,停 步
視之,其聲傳自身前一塊石下小 洞,認為此處適合於安座聖王難得一見之蜂 穴吉地,遂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中
膜 拜後離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開基祖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祖廟內供奉神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值至清乾隆十六年(公元一七五一年)碧山尖頂山下一帶,土匪猖獗,結黨 成群,聚眾 劫舍,擄人勒索,蠻橫
無比,民不聊生。某日黃昏,匪徒
又在山下聚 集,計議行劫,忽見尖 頂山頭金光萬道,鋒芒四射,戰鼓齊鳴,宛如
萬馬奔騰。
匪眾聞見喪膽,斯時懸掛聖王香火之石塊巨響一聲分裂為三,中塊乃聖王化身, 而兩邊石塊 即為將軍(現在
開基祖廟
內奉祀之神石)仍立在原地不動外, 週圍散石一直滾落山下 匪徒聚集處;使匪眾保命要緊,紛紛棄械,鼠
竄而逃,自此以後再也未見土匪在此一帶為非 作歹。事後附近黃、郭、林、簡、鄭等五姓居民聞訊踴至膜拜虔誠祈求
,果然神靈顯耀,病 者得癒,物失復得,士、農、工、 商皆得順遂,救災救劫,降福民間(石室祖廟自建廟至今 已
歷二百五十九年)。 追溯至嘉慶六年(公元一八0一年)因鑒及香客日增,如此石室小廟 無法容納大批香客膜拜,
建地雖狹窄,惟原址係屬古蹟聖地,人傑地靈,不忍他遷,故在原 址小廟前另建本殿,雕造鎮殿聖王將軍金
身,選擇吉日進神安座,奠定初基。至咸 豐十一年第一次修建,後又重修過兩次;民國三年第四次重修,值至民國四
十七年某日風雨 交加之夜,發生山崩地坍,廟庭全毀無立足之地,惟有本殿絲毫未損,人皆稱奇,實係聖王顯靈保護
寶殿而未波及。遂由委員會與地方人士共同策畫整修並加建地下室,擴建本殿及廟 庭,至民國六十年完成重修工程
(第五次重修)成為莊嚴寶殿,香客稱便,拜者日增,有求 皆驗,福庇萬民,澤被四方,皆沐神恩。就此,各地人士
紛紛前來祈求分靈,經聖王指示, 准予分傳者,至目前為止計有數百尊,甚至遠渡
國外,大顯聖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民國七0年代前本廟正殿外觀 本廟正殿現況

回首頁